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宁海生态城市概况

宁海生态城市概况

关键词:宁海,概况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ADMIN
  • 电 话:13858273959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ningha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25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
 宁海,是宁波市属县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,浙江省东部沿海,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,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。全县总面积1843平方公里,人口600671人,下辖18个镇乡(街道)369个行政村。境内山川秀丽,风光旖旎,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。历史上曾涌现出胡三省(元代)、方孝孺(明代)、柔石、潘天寿等一大批志士名人,是《徐霞客游记》开篇地。
  2007年以来,宁海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“八八战略”、“两创”总战略和市委“六大联动、六大提升”等一系列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建设“和谐新宁海”的总体目标,着力在加快经济转型、统筹城乡发展、改善民生、维护稳定、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,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相继获得全市首个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,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、省文化先进县、省体育强县和省旅游经济强县,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上升了9位,列63位。
   
  地理位置
  宁海地处北纬29°06′-29°32′,东经121°09′-121°49′之间,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,北连奉化县,东北濒象山港,东接象山县,东南临三门湾,南壤三门县,西与天台、新昌为界。
   气候条件
  宁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,常年以东南风为主,气候温暖湿润,四季分明,日照充足,雨水充沛,年平均气温15.3-17℃,年日照1900小时左右,平均相对湿度78%,年平均降水量1000-1600mm,无霜期230天。
   县域面积
  宁海县总面积1843平方公里,海岸线176公里,其中陆地面积1605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275平方公里。拥有耕地34.7万亩,林地162万亩,素有"七山二地一分田"之称。森林覆盖率达62.5%,绿化程度为35.0%,森林储积量达234万立方米。
  水资源
  宁海县傍山依海,溪流纵横,水资源总量约17.3亿立方米,水力蕴藏量达10.6万千瓦,总库容为4.304亿立方米,水质优良。境内的国家大(二)型水利工程--白溪水库,是宁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库,也是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。库容为8460万立方米的西溪水库,可提供5400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。据初步调查,茶山地区可开发成装机容量为200-300万KW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。
  矿产资源
  县境内已发现的矿藏共36种,以非金属为主。黑色金属有磁铁、赤铁等;有色金属有铜、铅锌;稀有金属有辉钼、钴土;贵重金属有金银;非金属有黄铁、粘土等;燃煤有烟煤、褐煤。金属矿大部分产于新华夏构造带,非金属与第一次次生化有关。但探明储量者不多。
  古树名木
  宁海古树名木资源数量众多,物种丰富,共有古树名木1202株。其中散生古树582株,古树群28处620株;属一级保护古树284株,二级保护古树336株,三级保护古树582株。树龄最高的为岔路镇柴家村万婴柏,达1700多年,胸围最大的是前童镇的“浙江第一樟”,为1500cm。
 
   历史沿革
  宁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,西晋太康元年(280)置县,治设白峤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,并入临海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治徒海游(今属三门县)。武德七年又并入章安县。武则天永昌元年(689)复建,治迁广度里(今城关镇)。唐神龙二年(706),以县东地域辽阔,析归象山县。
  民国29年(1940),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。宁海建县后,历属临海郡、台州路、台州府。1949年宁海解放后,初属台州专区,后数易隶属于宁波专区或台州专区。1958年10月撤宁海,并入象山县,县治设力洋,后移原宁海城关。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,属宁波专区,1983年7月改隶宁波市。
   人文底蕴
  宁海人杰地灵,名士辈出。历代名人崇尚气节,多耿直之士。南宋末年,枢密院编修郑霖、右丞相叶梦鼎、史学家胡三省、文学家舒岳祥等,均与权臣贾似道同朝。但他们皆不为贾所笼络,郑霖因此为贾所杀,叶梦鼎每与贾相抵触而归里不仕,胡三省、舒岳祥弃职回家,潜心于著述。
  明初文学博士方孝孺,在"靖难之役"中不为朱棣的威胁利诱所动,宁遭灭十族之祸而不肯为其草登极诏,至死大义凛然,其刚烈之气为国人所崇。现代"左联五烈士"之一的柔石,坚贞不屈,就义于上海龙华。抗战初期,江苏海川护理专员兼保安司令孔墉,身先士卒,为国捐躯。国画大师潘天寿为人敦厚,品德高尚,为海内外艺术界所颂扬。
 
宁海古戏台
  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宁海古戏台以崇兴庙古戏台、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、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、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、双枝庙古戏台、城隍庙古戏台、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、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、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、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等十个古戏台联保的方式名列其中……【详细
宁海耍牙
  耍牙绝艺是宁海地方剧种平调的看家表演艺术,可与四川川剧的变脸艺术相媲美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耍牙表演难度颇高,它要求演员把一颗颗二寸来长的猪牙齿含在口中,在唱做念打过程中快速弹吐,或上或下、或左或右歙动,以烘托气氛、推进剧情。……【详细
   宁海乡贤
 
"左联"革命烈士之一柔石
 
当代国画大师潘天寿
 
刚正不阿的"读书种子"方孝孺
 
爱国历史学家胡三省
 缑城拓荒者田什将军    佛教天台宗忏主遵式大师
 “浙学先河”“理学先声”罗适    一代风范郑霖
 盖苍山下一名相叶梦鼎    浙东文学师表舒岳祥
 抗元人民起义首领杨镇龙    抗倭英雄陈性中
 壮志未酬卢探花    四朝名臣李至刚
 民族忠魂洪式琮    浙江辛亥革命先驱童保喧
柔 石   潘天寿   方孝孺   胡三省   田 什   释遵式
罗 适   郑 霖   叶梦鼎   舒岳祥   杨镇龙   陈性中
卢原质   李至刚   洪式琮   童保喧   陈长官   周 弁
王齐舆   胡长孺   方克勤   叶伯巨   詹 鼎   葛和中
章 朴   石允常   王 中   石 简   胡献来   杨继思
钱梦虎   王吉人   徐抚九   王锡桐   包 定   叶颂清
孔 墉   朱学勉   邬逸民   程干云   丁云轩   严 云
王育和   黄正铭   干人俊   薛家椽   应野平    
    综合经济
  2010年经济快速回升向好,社会保持和谐稳定。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7亿元,增长14%;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.6亿元,增长17.8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,增长17.3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8800元和12600元,均增长11%,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均能圆满完成。
    工业经济
  2010年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,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80亿元,增长35%,比上年增加100多亿元,实现利税58亿元,增长50%;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,增长47%,大幅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。根据形势发展变化,引导帮助企业加强创新、加快转型,扶持双林股份、东方日升在国内创业板成功上市。编制实施高档模具、精品文具、新能源等6个产业发展规划,汽车零部件、太阳能光伏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,新获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称号。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力度,预计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7.5亿元,增长15%,新获国家授权专利1600项,增长36.9%,被评为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,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8亿元,增长87%,完成技改投入30亿元。同时积极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,建筑业产值增长20%。
    现代服务业
 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。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,着力培育发展“十大产业”,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1亿元,增长12.5%,物流、金融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。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,共引进12家汽车4S店,其中4家建成营业、5家在建;五金机电市场、金属材料市场建设进展顺利,果蔬粮油批发市场和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、龙海农批市场建成营业。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,新引进3家金融机构,组建1家村镇银行,新增1家小额贷款公司,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,增长35.9%,金融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1亿元,占GDP的4%。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扎实推进,前童古镇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验收,许家山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,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长16%。积极落实促进消费政策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.2%,被评为全国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县。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等27个会展节庆活动,申请设立“5·19”中国旅游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,目前已进入国家决策程序。
    现代农业
  现代农业发展得到提升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营销体系,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渔业园区建设,新建3.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,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;切实加强农产品拓市场工作,其中开设专卖店和进入大型超市的营销网点达到75个,在上海成立首家宁海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。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,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,把政策扶持的重点转向产业基地、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,全年补助资金4098万元。加快土林地规模化流转,成立了全省首家土林地银行。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,东山桃园、佳田农庄、三麓潭等农旅结合经营模式逐步兴起,乡村旅游富民效应初步显现。

    节能减排
  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,按照“有保有压”的原则,根据企业万元产值和万元税收能耗,科学制定实施有序用电方案;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对黄坛区域铸钢行业进行彻底整治;加快21个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,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和企业清洁生产;深入开展节水节电行动,建立阶梯水价制度;广泛动员全社会树立节能减排意识,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带头作出示范。经过共同努力,顺利完成市政府最终下达给我县的节能减排任务。
    城市建设
  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突破。2010年确定的城市建设总投资50亿元、拆迁50万平方米、征地5000亩的目标全面完成。城市六大功能区块扎实推进,科创中心、金融中心、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。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,东门片拆迁及唐安李、竹口三村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;实行“先建设、再安置、后拆迁”的拆迁改造新机制,下决心建设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,变“人等房”为“房等人”。着力提高城市管理和宜居水平,制定实施城区排堵保畅三年行动计划,坚决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,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,启动建设桃源北路拓宽改造工程,基本建成气象北路延伸段,引进省能源公司开展管道燃气项目合作。扎实推进“北联”进程,梅桥片区主干路网建设、主要节点及村庄改造、房地产开发等工作全面展开。
    五网建设
  构建完善城乡统筹的教育网、就业网、医疗网、养老网和安居网。加快教育事业发展,探索深化城乡一体化办学、高中段共同体办学,投入6800万元完善校园安保系统、新建改建校舍2.2万平方米,一职高迁建一期工程主体完工,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得到加强。大力开展充分就业县创建,建成镇村两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,所有社区和92%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标准,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,推行“四权一房(船)”抵(质)押贷款,农民创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。提前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,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,建成妇保院迁建主体工程,完成西店卫生院迁建和一市卫生院改造,全面推行通用就诊卡。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,面向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,积极开展城乡居家养老服务,各类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普遍提高,实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,做到应保尽保、应退尽退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,经济适用房四期工程竣工,提前完成9.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五年建设计划,3.7万平方米的五期工程开工建设,建成6.5万平方米首期限价房。
    社会事业
 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。加强文化保护与开发,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,泥金彩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抓好十里红妆博物馆建设,扎实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,新图书馆投入使用。重视和加快发展体育事业,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体育论坛和亚洲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,我县成为中国体育论坛永久性会址,1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在全国示范推广,综合效益逐步显现。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,扎实开展服务体系建设,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。
“十一五”时期是宁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,是应对重大挑战、经受重大考验、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,是为“十二五”和更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。

  —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,综合实力大幅提升。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以上增长,人均生产总值跃上6000美元台阶,接近7000美元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26亿元,是“十五”期间的两倍多。外贸进出口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下,降幅小、回升快,年均增长23.6%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由72位跃升到63位,获得全市首个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,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、省旅游经济强县、省文化先进县、省科技强县和省体育强县。


  ——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,发展方式逐步转变。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,现代物流业、休闲旅游业较快增长,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,作为龙头产业的金融业加速发展,贷款余额从2005年底的107亿元大幅增加到400亿元,消费拉动作用日益凸显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.6%。工业六大特色产业加快优化提升,获评模具、文具、汽车橡胶部件、压铸等4个国字号产业基地,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,企业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。农业规模化、特色化、生态化发展稳步推进,耕地、林地、养殖水域流转面积达到63万亩,有机、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从2005年的0.42%提高到1.5%,国家专利年授权量五年增长4倍多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。

 


  ——城乡面貌显著变化,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城市化水平达到55%,五年提高7个百分点,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,一批重要功能区块、重大项目加快推进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,县财政“三农”投入累计达到22亿元,连续4年被评为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,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村58个,数量位居全市前列。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,下洋涂围垦、枫槎岭隧道、甬临线改建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,甬台温高速铁路建成通车,新建改建公路383公里,全面完成100公里小流域治理五年计划,区域集中供水能力从2005年的日供水15万吨提高到23万吨,新建扩建8座110千伏以上变电所。


  —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,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前列。相继投入90多亿元建设循环经济、城乡环境保护等生态工程40多项,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、省级生态乡镇12个,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,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6%和98%。初步建成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、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,探索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“宁海模式”,被评为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。


  ——社会发展全面加快,人民生活较大改善。县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75.3亿元,年均增长16.3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.9%和12.8%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,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%和91.5%。保障性住房从无到有,累计建成1887套,在全国率先建立“六房一体”的住房保障体系。五年投入10亿元建设一批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基础设施,新建改建33所学校、21所医院,全面建成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,教育均衡化发展和职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,普通高中全部集中到城区,实行免费义务教育、义务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。扎实开展新宁海人素质提升工程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,实施公交国有化改革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。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、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,安全生产“三项指标”连续5年实现下降。

   生态环境
  宁海山川秀丽,风光旖旎,是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。生态县建设规划加快实施,资源环境、生态人居等五大体系框架逐步形成,相继投入77亿元分年度实施60余项生态工程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属清洁水平,县内五大溪流水质良好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.5%,拥有176万亩山林,居宁波市首位。建成生态公益林80万亩,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率达到58%,被授予"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"称号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020平方米,城区人均公绿面积达12.3平方米。大力开展坟墓专项治理,共迁移平毁坟墓16万穴,"青山白化"现象得到根本治理。初步形成"村收集、镇乡清运、县集中处理"的三级联动垃圾集中处理网络。建成省市级生态镇4个、市级生态村24个。
   城市建设
  编制完成《宁海县城市总体规划(2002年-2020年)》。实施"撤镇建街",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4.9平方公里,建成区人口11.05万人万人,城市化水平达49.0%,一个生态型组团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。四年来,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8亿元,建成公园、广场10个,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6.06%,城市公交运营路线146公里,城市供水联网运行,供电、通讯、休闲等功能设施得到极大改善。按照四级城镇体系规划,中心镇建设不断推进,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开展,"五网"建设不断完善,城区优质资源逐步向农村延伸,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。
   基础设施
  宁海交通便捷,属宁波1小时交通圈。县城距宁波机场64公里,离北仑港80公里,同三线高速公路、甬临线、象西线、宁象线和规划中的沿海铁路纵贯县境,组成陆路交通主骨架,高速公路宁海段有三个出口,3.5吨级码头投入使用。县域半小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,全县公路总里程1351.7公里,全县39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100%,路面硬化率100%、通车率100%。水资源十分丰富,水质等级为一级,建成白溪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及供水工程,城区建有自来水厂2个,日供
水能力达15万吨。程控电话可与全国各大城市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,城乡固定电话27.88万户。县内金融机构健全,国际、国内资金汇兑、结算方便快捷。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.05亿元,其中重点实事工程完成投资52.97亿元, 甬临线宁海南段一期、西山线、城岭线完工,枫槎岭隧道动工建设,磨盘山码头、越溪大桥等工程有序推进,基本完成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出线工程。2009甬台温铁路宁海段开通运行。
   软环境
  宁海作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区,不但享有国家的优惠政策,还制定了鼓励外商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投资开发的各种优惠措施, 用人机制灵活,文化设施完善。相继建立了县政府办证中心、"经济110"、"96178廉政投诉中心"、招投标管理中心等,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,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。每年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。成立县土地储备中心、农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、1890社区服务中心、现行文件阅览中心、人才中心。同时作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,有着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、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。宁海确是海内外投资者理想的投资热土。
   园区建设
  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,工业集聚度日渐加强,初步形成了以宁海经济开发区这一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、区域区块为补充的园区发展格局。园区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,规模从小到大,水、电、路、通讯、绿化、交通、防洪、排污、排水等基 础设施已全面配套,模具产业研发、设计检测等六大服务平台基本建成。模具城被授予"中国(宁海)模具城"称号。目前,入园企业达734家,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,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4.7%。
   远景目标
   2011年—201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:
  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,基本建成宁波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、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、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名城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,初步建成生态型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。
 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,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左右,年均增长12%,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0亿元,实现翻番增长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00亿元。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,工业
总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%,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五年提高5个百分点,现代农业稳步发展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:53:38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%,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提高到2.5%。
  城乡统筹确立新格局,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,达到60%,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,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和导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更为完善。生态文明
再创新优势,低碳经济、循环经济加快发展,节能减排深入推进,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市全省的领先优势得到巩固扩大,建成国家生态县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节水型城市、全国文明县城和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。
  社会民生得到新提升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与生产总值增幅保持同步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社会保持和谐稳定。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,开放强县战略深入实施,开放型经济提升发展,宁海三门湾区域、宁海湾区域等重大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,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